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疫情下,誰的常態?

疫情下,誰的常態?

分類標籤: 原住民
疫情下,誰的常態?
一群年青學者的學術探索
2020.10.12 COVID-19治理
作者:鄭肇祺


疫情下北美臺灣人種的蔥。(感謝提供照片者)
「這是我種的蔥。」

視訊畫面的一端,一位來自臺灣、身處美國Seattle的博士候選人端出一盆翠綠青蔥,分享6月時的封城(lockdown)生活。畫面的另一端是住在美國各地的留學生及年青教授們,以及生活在臺灣的我。

「因為疫情,我開始研究屋前可以種什麼。但最近街道上沒有人,兔子好像都很活躍,很愛吃不同的植物。」

「我每次都會先留意冰箱及冷凍庫的剩餘空間,然後才到超市採購一大堆冷凍及新鮮食品回家,塞好塞滿。」

「客廳的這個箱子,放滿了家人從臺灣寄來的物資(零食為主)。」

活在臺東,每天出入自如的我,聽著各人分享生活點滴,不禁會心微笑。為了繼續在異鄉生活,果然各施各法。

「等我一下,我要去散步了。」我們立刻從畫面上看到剛走出門外、正直播著散步的朋友,在洛杉磯四周無人的社區中自在走動,一邊聽著她的呼吸聲,一邊繼續聊天。另外一人則在鏡頭前輕輕摸(還有吸)著貓,呈現出學術界難得自在的生活氣息。

感受到生命的氣息,真好。

「所以,現在不太能出門,你們有在寫論文嗎?」我輕輕問道,然後立刻感受到背後冷風一陣。

Oh~my~god~我犯了研究生禮貌運動的大忌。

「不要講這個啦。」眾人喊話,在疫情之中,研究生過著逃避可恥但有用的日常。

這一場視訊會議(就是聊天啦),源自於2020年5月原定在南加洲舉辦的北美研究學會(NATSA)年度會議停辦,活躍於會議主辦方的一眾人惦念著一年一度的「網友見面會」,為了延續圍爐取暖碎碎念的「傳統」(明顯是被發明的)而辦的視訊聚會。我們不是唯一,我聽說有些學者發明了在視訊上舉行reception,大家對著鏡頭喝酒聊天。


2020年的北美臺灣研究學會也已經改為網上進行(資料來源)
意想不到的是,後來真的有其中四位朋友,約定每天網上見面,舉辦了writing boot camp(看,有人催一下還是有好結果的吧)。他們每天有4-6小時在一起,先說出自己的寫作目標,然後就掛在線上,各自寫作。整個暑假,我像2019年一樣,在繁忙的研究、教學、會議中渡過,錯過了這個因lockdown而生、生產力驚力的writing boot camp。

全球疫情蔓延中,到底什麼是常態?身在臺灣的我,常常懷疑著,只是出門要多帶一個口罩(基本上不用戴著),我就是回歸到生活的常態中嗎?還是,對比北美(甚至世界上)的各位,我的生活才是非常態?

一場人類學年會Panel

每年九月,都是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舉辦的日子,讓大家在學期之初聚首一堂喝喝酒聊聊天,討論家事、國事、天下事,還有學術的正經事。在臺灣疫情相對受控的情況下,眾人戴起口罩,持續這個一年一度的盛會。早在年初,歐子綺老師寄出一封電郵,邀請張正衡、謝一誼、陳馥瑋三位老師和我,籌組一個以「疫情下的經濟、治理與新常態」為問題意識的panel。我的任務是當評論人,我們五個人加起來在學術界正式出道應該不超過15年,承擔各項繁重的公務、教務是常態,能坐下來認真寫作可說是非常態的時間。相對身在北美的朋友們,我們多了一份生活在常態中的焦慮感。

這一場Panel,可說是年青學者的一次探索,在危機重重的2020年,檢視各自田野(中國、日本、臺灣)面對新冠狀病毒的威脅下如何應對。2020年是今日不知明日事的一年(其實過往何嘗不是?),不能出國做田野的我們(甚至有一段時間,連在國內進行田野工作也是危機四伏),只能一邊留意事態發展,一邊發想文章的軸向。對我作為評論人而言,這個panel的文章交集而成,是一個相遇(encounter),我得用心付出我的創意、不受理論框架所限,才能作出評論。在埔里完成第一天的會議後,我先在山上的精緻民宿喝了一瓶啤酒,回到住宿地點後,再次打開各個文件檔,內心OS是「這種等待真是值得」。

原來,大家在各種限制中,藉著整理過去的田野資料,新增媒體、政策文件等二手材料,甚至在種種限制下進行的國內田野工作,生出來的文章是處處有洞見。我隱約看到四篇文章的交接點是:疫情下,國家如何定義「新的常態」?治理(或是從上而下的管治)產生了什麼樣子的新常態?這些都是在疫情爆發後的數個月內形成,帶有重要意義。

因為各位發表人都以進一步的學術文章為目標,我先盡量不破梗,僅從我的讀後感出發,稍為整理及分享當天的討論。

移動成為新「常態」?

移動是常態,但在病毒威脅下,移動成為怎樣一回事?在近期一篇期刊文章中,[1]我初步整理臺東縣面對疫情時,社區如何利用儀式、物和行動,暫時建構社區邊界,回應返鄉、觀光甚至見學等行為。在panel中,陳馥瑋老師從屏東種植可可豆的業者的經驗中,找出疫情對南部農業社會的影響較不明顯,投入可可觀光的農民甚至期待著更多人的到來。陳老師探討的是,屏東農民如何選擇和經營可可豆種植作為一個生產、觀光及加工同時發展的產業?我所理解的農業,到處都可見國家力量和個人選擇的互動,而種植品項的更替中,資本、知識、技術及「可預見的未來」(即利潤)可說是缺一不可。發展產業有時候會受到不確定的因素影響,承擔好風險,把未來的迷霧稍為撥開。但是,賺取利潤、甚至對環境友善並非「常態」,而是業者都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面對「非常態」,摸著石頭過河。從各種作物中轉至可可豆,除了個人選擇外,各個政府部門因應農村、族群、觀光等政策造成影響,好像又是產業的「常態」。在常態與非常態之間,就是臺灣農民需要靈活變通來求生的競技場。


屏東的可可豆及巧克力(資料來源)
張正衡老師審視日本地方創新的案例,提出鄉村疫情較為輕微,或有助吸引外來人口。或許我們都認為地方創新是一個人為製造條件吸引人口移動,並帶動地方再度發展的政策。但是,環境及生活條件的影響也是關鍵。鄉鎮作為一個較為空曠、人口密度較低的生活環境,如何吸引更多人短暫停留或長期居住,都是需要比「經濟活動」更多的政策想像。我在田野中,常常會聽到「住在鄉下生活品質較好」的論點,當周邊的生活機能成型,維持鄉鎮地區的環境品質後,返鄉、留鄉或移居的動機也會有所增長。目前全球觀光、移民都出現變化,國內移動可說是受到更廣泛的關注。這或試是一個時機去深入思考地方創生這回事。

兩位老師的討論豐富了我們對疫情的全球-在地互動的想像,了解各地的回應,從中更可理解到國家在疫情前後針對「振興地方」的政策過程中,人的跨界移動被認為可行而受鼓勵的。臺東縣就是明顯的例子,拿著農遊劵、振興劵的人流不絕,在地業者舉辦、參與各種市集、音樂祭,成為全球疫情中比較能正面回應的經濟力量。移動也改變了地方社會中被疫情影響的氣氛,移動重新成為常態。

行蹤的數據化

區子綺老師則從研究中國移工及城中村的基礎上,理解疫情下國家機器如何同時控制「移動人口」和「定居人口」的移動。密不透風的封閉式管理是過去城中村的常態,現在成為一些城市、全面性的新常態。把人的移動放置在最小單位的監察活動中,成為了中國理所當然的事。更甚的是健康碼的出現,把人的健康資訊數據化,賦予「能過日常生活」的許可證,但這還算是日常嗎?


健康碼(資料來源)
進去一個地方、一個交通工作時要掃QR code, 會成常態嗎?當我地日漸習慣手機掃一下圖案,會否也提供了個人資訊、消費訊息予這個四方小格背後的擁有者?在panel上的討論,讓我們再次明白,所謂涉及公共健康及衛生的公眾利益而形成的政策,作為一種新常態,仍是由千絲萬縷的權力關係造成。過去我曾經為電子錢包的盛行感到驚訝,而含有大量個人移動紀錄的smart card (上下車刷卡),是一個危險的工具,那麼下一個數據化的人體部分會是什麼?實在是一個該小心謹慎處理的研究題目。

變乾中的「濕」市場

或許我們早就沒有常態。在謝一誼老師的文章中,我們讀到因新冠狀病毒廣泛傳播,而成為西方媒體焦點的「濕」市場 (wet market)。在panel中,有聽眾表示沒有在臺灣聽過「濕」市場,並討論到菜市場地板濕濕的,反而才是常態?當潮濕的環境和公共衛生拉上關係,又有否進一步討論攤販如何利用水來清潔市場?

我在香港「濕街市」(賣菜、肉、魚、豆腐等的市場)的經驗是地板總是濕濕的。細想一下,殺魚後不用水來清潔,讓血水流走,也是一種危險。只要觀察一下,市場地面充滿不同的排水溝,形成一個系統,把髒物送走。這讓我想到水產的加工處理場裡,處理台上都設計有一直流動的水,好讓切出來的魚排、魚肚等立即被清洗。但是,近年也有商業機構把「濕街市」弄乾,裝潢成超市的模樣,把水溝設計在攤位內,讓顧客的動線變成乾(淨)的地方。打著衛生潔淨的口號,機構嘗試讓「濕」街市變成高一等的零售市場。


香港的活雞攤販(資料來源)
這種看似理所當然的進化,是社會對「濕」市場的再想像及實踐。當消費者對肉類、魚類視為病毒傳播之風險重點(critical point),西方知識為主的衛生管理得到合理化。例如,在廿一世紀初的禽流疫情爆發後,香港一些濕街市已重新設計,過去的雞肉攤是一籠一籠的活雞放在攤前,由消費者挑選,再經攤販短時間內把雞隻宰殺、放血。現在,有些攤販已被搬到市場的一個角落,有些則成為封閉環境,消費者要隔著透明膠板下單。「濕」市場成為危機四伏的日常,是如何的一個歷史轉變?相信又一篇值得期待的文章。

總結:找尋常態背後的非常態

在我眼中,不管是地方創生、產業轉型、防疫措施、濕市場空間重置,都是國家力量的多元呈現及實踐。常態看來並不存在,而是我們作為社會成員需要時刻感受、反應,甚至監督的「非常態」。習以為常,是一種風險。當我們失去對政策的反思動機,任何表面上的治理形式都是徒然,國家力量的壯大,讓政策產生的是管治的工具及機器。出門買菜都要規劃,行蹤及健康狀況被數據化,卻又受到「容許」或「鼓勵」而出門觀光,會從此成為我們未來生活及移動的常態嗎?人們移動的過程中,回應的又是什麼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狀況呢?讓我們繼續進行探索著這未知的未來。


[1] 鄭肇祺。2020。「初探非人行動者如何形塑臺東鄉村社區觀光。」《社區永續觀光研究》4(1): 1-12。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鄭肇祺 疫情下,誰的常態?一群年青學者的學術探索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