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兒童血液腫瘤科的先驅者、骨髓移植之父~林凱信 教授

Posted by gustav 
兒童血液腫瘤科的先驅者、骨髓移植之父~林凱信 教授
文:台灣海洋性貧血協會 黃秀敏秘書長/臺大兒童醫院 張修豪醫師

兒童骨髓移植手術的先驅者

林教授在1975年於臺大醫學系畢業,之後服役海軍陸戰隊少尉軍官,2年後在臺大醫院小兒部執醫並任教於台灣大學醫學院,1980年擔任省立桃園醫院實驗診斷科主任,1982年出國至美國加州大學UCLA進修,專業領域是兒童血液腫瘤科,亦是國內小兒血液腫瘤及骨髓移植手術的先趨與頂尖學者;對血液疾病及兒童癌症病患的照顧不遺餘力,不僅造福國內兒童,更遠赴越南教學與指導骨髓移植手術之進行,成功治療越南血液病病童,足以做為當代醫者之典範。

選擇兒科的志願

林教授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小孩子比較有希望,救起來可以比成人多活更長的壽命,因此決定走兒科。當住院醫師時,看到有很多疾病無法用傳統方法去治癒,如DNA的遺傳疾病,像是海洋性貧血。曾經治療一對兄妹,兩人都是重度海洋性貧血,需要輸血、打排鐵劑,可是哥哥比較不聽話,不肯按時打排鐵針,病情嚴重住院,媽媽和妹妹眼睜睜看他CPR急救無效、死亡。「唉,好可憐!我想治療這些孩子。」

亞洲第一例重症海洋性貧血異體骨髓移植成功

1980年的時候,全世界的骨髓移植剛起步,台灣還沒有人做。林教授的老師、台灣第一個做腎臟移植外科醫師 李俊仁到省立桃園醫院當院長,拔擢林教授當主任,並派往美國學習骨髓移植,回來後在省桃蓋無菌室、組一個骨髓移植團隊(SCT),訓練感染科、放射線科,連工友都要教怎麼清潔消毒病房,一起照顧病人。

1984年,為一位重度海洋性貧血病患及一位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SAA)的男孩進行同種異體移植成功,均是台灣首次以骨髓移植(BMT)治癒基因缺陷之疾病及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SAA)的經驗。從此,這2位病人再也不用輸血、注射排鐵劑,是台灣首例。

1986年在臺大醫院組成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以周邊造血細胞及臍帶血移植治療許多遺傳基因異常,免疫功能及造血功能異常的病童,也利用異體或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療兒童癌症。至目前為止已超過百位病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其中有28位重度海洋性貧血病童移植成功,使病人免於長期輸血的痛苦,為病人帶來希望,是台灣醫療進步的里程碑。30多年來,每個病人林教授都留下手稿紀錄,還發表文章刊登在醫學期刊。

1995年應越南之邀請,透過外交部之溝通協調,要求林教授將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移植到越南,經過3-4年的努力,成功的轉移骨髓移植的技術,還登上越南全國頭條新聞。


圖1: 1995年7月15日在越南西貢市,林教授率領台大醫院及越南的醫療團隊完成越南的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用來治療一位血癌的病人。
1995 07 15 at Saigon for the marrow harvest to cure the leukemia patient, the first BMT in Vietnam


圖2: 2015年越南舉辦骨髓移植二十周年慶祝大會,林教授獲邀參加,為大會貴賓。

制定台灣兒童癌症的臨床治療指引

1989年帶領國內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組成台灣兒童癌症治療小組,制定台灣兒童癌症的臨床治療指引,讓同一診斷的病童不論在哪一個治療中心都能得到相同的優質治療方法,讓病童免於舟車勞頓的就醫,改善台灣癌症病童的治療水準,提升病童的存活機率,改善病童的生活品質。

推動造血幹細胞移植登錄計劃

2010-2013年林教授擔任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第十屆理事長,期間推動台灣造血幹細胞移植登錄計畫,開始國內造血幹細胞移植機構合作的契機。目前該學會登錄系統已登錄了1983~2007年超過2,500例,並把資料庫獨立出來專人管理,制定資料庫管理、運用辦法與論文發表原則,未來各家參與登錄的中心將可以申請資料庫資料進行研究或到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時有台灣本土參考資料佐證,是移植醫學的一個成就。

推動成立「台灣海洋性貧血協會」

對海洋性貧血病患的醫療與照顧不遺餘力,推動成立「台灣海洋性貧血協會」,除集合海洋性貧血病友及家屬共同對疾病治療及照護建立準則外,也積極爭取政府對病友醫療照護的資源及給付;也對社會大眾宣導疾病的預防教育,並積極帶領會員們參與國際海洋性貧血相關會議之活動,建立與國外病友家屬互動與經驗分享的管道。

信仰是為支持的信念

當然,不是每個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都能順利成功、痊癒,重病的孩子也不是每個都救得起來。林教授說”孩子的父親曾經問我:「看著病人治不好,一個一個死掉,你怎麼辦?」我回答說我有信仰。”

林教授覺得當醫生這麼久了,最後還是會有些事情是沒辦法預測的。”有些我認為會穩定、好好的,他就死掉;有些我認為治不好的,他卻好好的。我在台大醫學院教的是醫學,醫學是科學,講究以實證來醫治病人,然而宇宙本就是混亂的,大自然有祂的order(規則),比方海洋性貧血就是DNA排序出的錯,我當醫師的職責就是盡我所能的去醫治病人,救不回來,就交給神吧!”

相信自己做對的事

林教授也對海洋性貧血的病友說:雖然你的基因有缺陷,但上帝給你的的恩典是夠用的,就像保羅說:「有一根芒刺在我身上,我禱告很多次,希望神幫我拿掉。」但是神回答:「如果拿掉這根刺,你會忘記我給你的恩典。」先天疾病、DNA突變是讓我們學習尊重生命,這是一種恩典。當你覺得脆弱,就禱告吧,與神對話。在醫院,每天的morning meeting(晨會),大家互相溝通,是禱告;對話就是禱告、學習,常常禱告,會有信心,有信心就會有力量去做自己所相信、對的事情;人有兩隻手,一隻手幫助自己,一隻手幫助別人。

給年輕醫師的建議

行醫過程經歷很多很多故事,回顧這段歷程,人跟人的關係,人跟神的關係要和諧才是最難的,與人相處就像臨床教學,你不是光靠看書、google就學會,建立這方面的經驗還是要靠不斷地練習去體悟,進而從中得到教訓與啟發。

林凱信 教授個人學經歷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57-64年)
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96-97年)
現職:
台灣大學醫學院 名譽教授
台灣海洋性貧血協會 理事長
經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57-64年)
海軍陸戰隊少尉軍官(64-66年)
台大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66-69年)
省立桃園醫院實驗診斷科主任(69-71年)
美國加州大學小兒血液腫瘤科研究員(71-72年)
省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72-75年)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講師(75-78年)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78-84年)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84-104年)
財團法人義大醫院副院長(97.08-99.07年)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99-102年)
台大醫學院 名譽教授(104年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