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01 不只問原因,還問理由

Posted by gustav 
01 不只問原因,還問理由

常常有朋友喜歡讓他們的小朋友與我分享他們的畫作,我總喜歡問他們:「為什麼你要這麼畫呢?」他們常會說:「因為老師題目這樣訂啊?」或者「因為它長得像這樣,所以我把它畫成這樣啊?」有一次我看著一幅題目訂為「浪漫氣氛」、以樹為對象的水彩畫,我問了小畫家同樣的問題,她也如同他們往常的回答一樣回我:「老師訂的題目啊?」或者「樹木不就是長這樣嗎?」我再繼續問:「為什麼你要把樹畫在中間?為什麼葉子你要畫成紫色與粉紅色?為什麼樹下有椅子?為什麼椅子是空的?為什麼樹這麼大?......」小朋友會靦腆地笑,父母親也在旁邊笑,然後我會認真地看著小朋友、也認真地看著畫,然後靜靜地等候小朋友回答。有時候,小朋友會說:「不知道。」然後希望藉由這個答案讓他自己的從這個問題與這個羞赧中解脫,這一位小畫家這次也是一樣,可是我還是會真誠地問著:「為什麼呢?可不可以試著說說看?我覺得這幅畫裡面很多有趣的故事。」這一次,這位十歲左右的小女生在沉思一會兒之後,小聲地說「因為......因為一個女生失戀了,在樹下等不到人,所以先走了,椅子空空得很寂寞,可是樹木還是很美麗很高大。但是因為很寂寞,所以樹葉不是綠色,可是愛情滋味很酸甜,所以葉子是粉紅的,不過因為太寂寞了,所以粉紅得變成紫色了。」她說出了令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答案,尤其令她自己訝異。而她恍然大悟似地笑開了,所有人也跟著笑了,這一方時空裡洋溢著無邊無際的幸福感。

        人與生俱來地非常愛問「為什麼?」,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物與現象都能激發起人的好奇心。而我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方式:一種是找「原因」回答,一種是找「理由」回答,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而我們還有兩種傾向,首先,我們常常傾向不區分原因或理由,我不是說我們不懂得原因與理由的區分,而是說我們不常去意識到這兩者是不同的。我們還有另一個傾向,是我們傾向優先找原因而傾向遺忘或迴避理由。

        當小畫家以「樹木不就是長這樣嗎?」回應我的「為什麼?」時,她是以她的感知的「原因」為形式找「為什麼?」的答案。

        客觀的樹木有一定的樣貌,而我們的感知有一定的形式,按照我們的感知一定的形式所覺察的樹木的一定樣貌,我們在認知上面針對樹木這個對象有了溝通的基礎,而她利用畫布與畫筆再製了她的印象,然後她與我們基於認知上對樹木這個對象的溝通基礎認出她用畫布與畫筆所再製的印象,成就了一場場的溝通。這整個過程處於因果律的脈絡當中:客觀的樹木造成她印象生成的觸發、我們感知的一定形式(包含著我們集體對樹木這個對象的相關知識系統與知識傳遞系統)與她印象生成的觸發一起造成了她對樹木的印象與認知、她對樹木的印象與認知造成了她可以且必須如此描繪樹木的限制。而她以「因為樹木長這樣」回應我問的「為什麼?」時,她想的是這樣的因果關係。

        當小畫家以「老師訂的題目」回應我的「為什麼?」時,她是以她的行動的「原因」為形式找「為什麼?」的答案。

        基於感知的一定形式(包含一切可能經驗的先天必然條件以及後天經驗的知識系統與傳遞系統)以及客觀事物的一定樣貌,人與人存在於一個依存於社群的溝通平台,在這之上同屬於一個社群的我們彼此溝通;再者,當我們把對共同對象的認同能力鎖定在人的行為上時,且又集體賦予這些行為若干意義與價值時,這些行為以及行為的意義與價值,便在社群當中產生客觀有效性(在這個社群當中是一實際存在),比如為了達到教育與學習的目的,老師在我們這個社會的脈絡中被認同為在某限定範圍內具有若干權利力,所以老師在其權力範圍內指定的功課學生必須得執行。這位小小的畫家已經很嫻熟這樣的遊戲,她同意並受制於這樣的遊戲規則當中,這遊戲規則幾乎等效於自然規律,幾乎就像陽光導致地面溫度上升、樹木導致她的印象生成的觸發一樣,老師的命令導致她畫畫的行為、老師命令的內容(以樹木為題的「浪漫氣氛」)導致她能描繪的對象的範圍。這個過程也處於因果律的脈絡中,而她以「老師定的題目」回應我的「為什麼?」時,她想的是如上的因果關係。

        可是,這兩個因果關係截至目前為止已顯現出些許差異:一個是出於自然,一個是出於行為;一個是認知、一個是認同;簡單講,一個是導致我們能夠經驗時間與空間內的物理世界的條件,一個是允許我們能夠實踐出社會世界的條件,前者身為人這樣的存在你無從避免,後者你已經可以有選擇權(你可以當壞小孩!)。這個區分是我們現在必須先稍稍注意一下的地方。但是無論是哪一個因果關係,都是我們的心智能夠「按照規則」運行的能力所運作的結果。這種能力我們通稱為「理解力」。強化這個能力及其範圍,一方面讓我們在一個社群當中有較明確的溝通基礎,另一方面使我們有能力按照規則來行事,這是社會化的意涵,也是我們的義務教育的目的。

        特別的是,為何當這位小畫家不再於因果脈絡當中找答案,而開始思索理由,並在諸多理由間拼湊出一個完整「意義」時,幸福感才會出來呢?而那樣的「意義」與幸福感又是如何地在我們之間分享著?這裡面有許許多多我們必須學習的生命課題,希望僅以這本書作個開端,讓這些課題浮現!

        暫且先聽從我的建議,請也刻意地在生命中不時地「不只問原因,還問理由」,看看生活會不會有什麼改變?        

圖片:




Edited 4 time(s). Last edit at 01/19/2009 01:40AM by mepoadm.
(編輯記錄)